7月16日,捷創(chuàng)(東營)能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自主開發(fā)的“衛(wèi)星型空化強制循環(huán)床(CCIB)重油常壓加氫輕質化技術”,在西安通過了陜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(yè)聯合會組織的成果鑒定。以西北大學化工學院教授李穩(wěn)紅為主任的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,該成果集成多項創(chuàng)新技術,實現了在常壓條件下對中低溫煤焦油、減壓渣油等重質油的輕質化,具有投資低、能耗低等特點,居國際領先水平。
“我們在生物質輕質化研究過程中,偶然發(fā)現了空化、高剪切和液體撞擊流技術的奇特機理,并將這些技術進一步應用到重質油常壓加氫輕質化工藝中,首創(chuàng)了衛(wèi)星型空化強制循環(huán)床(CCIB)反應器,開發(fā)成功常壓加氫輕質化新工藝!苯輨(chuàng)公司負責人高群說,核心設備CCIB反應器由主反應器與子反應器采用“衛(wèi)星式”排列組成,運用化工強化技術,氣相和液相物料在反應器內高速撞擊運動,強烈的動量產生高效的機械能,通混合連續(xù)擠壓、碰撞與剪切,進而破壞物料分子鍵產生新物質。
據介紹,捷創(chuàng)公司在山東東營建成了中試裝置,以煤焦油、減壓渣油為原料進行試驗研究,驗證這項全新的反應機理。
今年5月,陜西石化聯合會組織專家對該裝置考核標定結果表明,裝置以產自陜西府谷、未經任何預處理的中低溫煤焦油為原料,在不用催化劑的情況下,反應壓力-0.034~ -0.017MPa、反應溫度320~350℃,產物輕質混合液體收率達75.9%,對中低溫煤焦油具有明顯的輕質化作用。
據了解,隨著常規(guī)石油資源的減少,我國重質油用量將逐漸增多,每年產生的減壓渣油達2.5-3.9億噸。現有重質油加氫裂化反應工藝和設備,均采用國外的專利技術,都需要高溫、高壓反應,而且超大型反應器存在反應不均衡、投資和運行成本高等瓶頸制約。
與現有的5—50MPa重質油高壓加氫裂化技術相比,CCIB反應溫度較低(370℃-420℃),反應壓力為常壓,反應效率提高,重油轉化率60%-80%。而且可不用催化劑,耗能至少降低50%,投入成本僅為其1/3–1/4,運營成本也至少降低50%,應用門檻大幅降低。據估算,噸渣油原料投資為150-350元,運行成本200-500元。
目前,捷創(chuàng)公司申報的微分式加氫反應裝置等專利成果,獲國家授權13件,其中發(fā)明專利8件。
專家認為,重質油常壓加氫技術在石油基/煤基重質油的輕質化應用領域具有重大意義,可進一步生產高附加值油品和化學品,同時還可推廣到化工、醫(yī)藥、食品、農業(yè)等領域,建議加快工業(yè)化推廣應用。